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七

天王天女影浓纤。
问疾维摩壁上粘。
再向挽花西汇过,涌波穿石有神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全祖望的《再叠双湖竹枝词·其七》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的诗歌。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作者简介:全祖望(1705年—1755年),字绍之,号谢山,浙江鄞州(今浙江宁波)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一生著述丰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地理学、历史学和文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 生平经历:全祖望曾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并著有《宋史新编》等多部重要作品。在艺术上,他的诗词也颇有特色,尤其是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1. 诗词原文
  • 天王天女影浓纤,问疾维摩壁上粘。
  • 再向挽花西汇过,涌波穿石有神髯。
  1. 诗词解读
  • 意境描绘: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面,天王天女的形象既神圣又娇媚,维摩壁上的痕迹显得古朴而神秘。再向东去的挽花河边,水流湍急,波浪冲击石头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
  • 情感表达:通过对天王天女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灵的敬仰。同时,对于维摩壁上的痕迹,诗人似乎在暗示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痕迹。
  • 象征意义: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它们还象征着人类的情感和理想。天王天女、维摩壁以及挽花河等元素,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全祖望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造诣,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密切关系。通过细致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