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日甚东东潜

有书不借乃一痴,借书不还亦一痴。
谁翻千古痴人案,此言吾得之刘祁。
老生畴曩颇强记,十行并下无留遗。
君家牙签三万轴,更还迭借奚童疲。
此中乐处真不少,饥可忘食寒忘衣。
秦大年来乱穿穴,嘻嘻出出游心脾。
谁其为我营复壁,留此焚馀存几希。
与君曾笑西人妄,玄珠脑后珍重携。
岂期未老遽衰索,收视返听恐已迟。
冥心从此竟坐忘,还耶借耶都支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健忘日甚东东潜》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创作的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人。他是乾隆元年的进士,选为庶吉士,后借读《永乐大典》,抄得罕见之书。他散馆后曾任知县,不仕朝廷。全祖望一生钦佩黄宗羲,对史学有深厚造诣,尤其关注明末忠烈及清初学者事迹,其著作《鲒埼亭集》中收录了大量人物碑、表、传、志。
  • 文学成就:全祖望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等多种体裁,尤以历史评论和诗词见长。他的诗词多表现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1. 诗歌原文
  • 诗句:《健忘日甚東東潛·有書不借乃一癡》全文如下:“有書不借乃一癡,借書不還亦一癡。誰翻千古癡人案,此言吾得之劉祁。”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借阅的珍视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书籍流通的局限以及人们对于知识传承的关注。
  1. 主题思想
  • 书籍的珍贵:通过诗句“有書不借乃一癡”,诗人揭示了书籍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重要性。
  • 借阅文化的困境:在诗句“借書不還亦一癡”中,诗人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书籍借阅的文化困境,以及这种困境下人们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 知识传承的思考:诗中提到“誰翻千古癡人案”,意味着尽管历史上有无数学者致力于知识的探索与传播,但现实中书籍的流失与遗忘仍屡见不鲜,这促使诗人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知识。

《健忘日甚东东潜》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更是全祖望对那个时代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与智慧,还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