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江头湖不至,范文虎入临安市。
范阳将军气如虹,背城请战遭乖刺。
臣妾佥名谢道清,谁忍连署迎北使。
庆元都府亦雄藩,孟传昌元那足恃。
空馀巾子山头一片石,聊驻残军麾赤帜。
嗟哉天之所废莫能兴,抟土逐日成何事。
只有孤忠一腔血,天亦无能夺我志。
谁家幺么卞竖子,甘言来说蛟关澨。
将军错认作从王,不惜庖丁陈脍胾。
牡砺滩头白浪高,金鳌背上哀云渍。
酒阑方为哭神州,投袂而嗔惊犀兕。
尔舌尚存真维厉,尔肉不食应投畀。
此是刀山大道场,尔戴尔头昩趋避。
尔时海上正扬波,鼍鼓逢逢起云际。
长鲸怒目献长矛,神龙鼓鬐效神匕。
剑光磨糊,刃痕拂戾。
鸡山之鸡争哀鸣,虎山之虎群忿詈。
将军笑抚竖子尸,所恨尔帅远莫致。
俄传除地乃更饮,诸公为我同心济。
国家运祚正灵长,一汴二杭犹未替。
况有文陈两相公,大声邛须扶正义。
茫茫溟海落日斜,重为此牛此酒出头地。
扬帆而前即东瓯,葱葱天水双龙有佳气。
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越国张公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越国张公祠》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围绕此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全祖望,字绍之,号谢山,浙江鄞州人,是清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史学领域有所建树,其文学作品也颇具特色。
诗歌原文:全祖望的《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越国张公祠》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上范阳将军的英勇形象及其悲剧性命运。
诗歌内容:《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越国张公祠》中,描述了范阳将军在罗刹江头湖不至时的困境,以及范文虎入临安市时的背景。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和悲壮色彩的历史场景。
诗歌鉴赏: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更通过诗人的笔触赋予了人物以深刻的情感色彩和时代意义。通过对范阳将军气如虹的形象塑造,以及对其背城请战遭乖刺命运的描写,体现了古代英雄的豪迈与悲壮。
诗歌背景:据记载,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南宋时期的一段历史有关。当时,范阳将军因背城请战而遭遇失败,最终被误解并牺牲,这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哀悼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歌风格:全祖望的这首诗以其简练有力的语言、鲜明的历史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清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加工,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诗歌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历史和现实时,应该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珍惜和平,警惕战争带来的悲剧。
《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越国张公祠》作为全祖望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