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波道人汉书叹

绛云楼中十万卷,鸥波道人汉书最珍奇。
晚以兼金归甬上,拟之江南国主挥泪别故姬。
周郎展卷三嗟咨,汉书卷首何无汉官仪。
周郎斯言岂独悼鸥波,身世百感盖纷披。
一归海虞再甬上,名节递降难言之。
平康故院争柳妓,晚来卖国同符契。
不独衣冠惭司隶,周郎掩卷刲羊祭。
何不补写平陵之歌吊翟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鸥波道人汉书叹》是清代著名诗人全祖望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对汉代历史的回顾与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从文学角度来看,全祖望的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绛云楼”、“汉书”等,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同时,全祖望巧妙地将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相联系,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鸥波道人汉书叹》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的作品。诗中的“周郎展卷三嗟咨”一句,揭示了作者在阅读史书时所引发的深思,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注。这种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素养和人文关怀。

从语言风格上看,全祖望的语言简洁而精炼,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既具有音乐美,又富有哲学意味。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得《鸥波道人汉书叹》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全祖望着这首诗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中的“一归海虞再甬上,名节递降难言之”,反映了作者在历经挫折后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愤。这种情感的真挚流露,使得这首诗更加动人和感人。

全祖望着的《鸥波道人汉书叹》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这首诗的艺术价值、文化背景、语言风格以及情感表达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