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焦山念己巳曾登其上

大江日夜波汪洋,金山焦山两相望。
金山楼阁荡丹碧,焦山竹树多郁苍。
境深流广人罕至,往年曾一登其冈。
顷者放舟仍北渡,壮哉滉瀁云低昂。
青岩翠壁幽且茜,图经名著传焦光。
何时瘗鹤在山足,遗铭剥蚀存华阳。
葭洲白鸟忽飞出,江花冥冥江草芳。
是日雨馀气清淑,夏首晴昼欣舒长。
倚舰四顾畅襟抱,好风豁达来天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焦山念己巳曾登其上”为清朝玄烨皇帝御制文《临江仙·长爱碧栏干影》中的一句。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山水的深厚情感。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

  1. 诗人简介:玄烨,即康熙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的诗文多反映了他对政治、文化、历史以及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2. 诗词原文
    大江日夜波汪洋,金山焦山两相望。
    金山楼阁荡丹碧,焦山竹树多郁苍。
    境深流广人罕至,往年曾一登其冈。
    顷者放舟仍北渡,壮哉滉瀁云低昂。
    青岩翠壁幽且茜,图经名著传焦光。
    何时瘗鹤在山足,遗铭剥蚀存华阳。

  3. 诗词鉴赏

  • 自然景观描绘:这首诗通过对金山和焦山的自然景观进行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句中“大江”、“波汪洋”等词汇的使用,传达出江水浩瀚无垠,波澜壮阔的景象;而“金山楼阁”、“焦山竹树”等则具体勾勒了两座名山的地理特征与植被情况。
  • 人文历史背景:通过提及“图经名著传焦光”,可以看出诗人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还涉及到了这些景观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让读者能够跨越时空,感受到古人对这些名胜古迹的情感寄托。
  • 艺术特色:整首诗采用了平仄押韵的方式,使得语言更加朗朗上口,易于吟诵。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读来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又能领略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临江仙·长爱碧栏干影》作为玄烨帝的作品,不仅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记录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望焦山念己巳曾登其上”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古代帝王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语言艺术,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