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杂苦甜,水芳即体厚。
名泉亦多览,未若此为首。
颐卦明口实,得正自养寿。
择地立偃房,根基度长久。
节宣在兹求,勤俭勿落后。
朝窗千岩里,峭壁似天剖。
远托思云汉,怡神至星斗。
精研书家奥,临池愈涩手。
清淡作饮馔,偏心恶旨酒。
读老无逸篇,年年祝大有。
热河三十六景诗 其五 水芳岩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热河三十六景诗》是康熙皇帝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三十六首,每一首都描绘了热河地区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在这首诗集中,《水芳岩秀》是其中的第五首,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从字面上理解,“水性杂苦甜”表达了水的不同形态与味道,而“水芳即体厚”则强调了水的丰富和滋养作用。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中水元素的深刻认识和赞美。同时,“名泉亦多览,未若此为首”表明泉水众多,但最令人赞叹的是这一处最为突出的景观。
从文化角度来看,康熙皇帝在《热河三十六景诗》中不仅仅是在描述自然之美,更是在传达一种哲理。例如,“颐卦明口实,得正自养寿”暗示了遵循自然规律,遵循道德规范能够获得长寿和健康。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社会伦理和生活智慧的提炼和推崇。
诗中的“择地立偃房,根基度长久”等句子,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景物,还隐含了对居住环境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维护和利用这些环境来达到长远的效果。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平衡点、追求可持续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诗中的“朝窗千岩里,峭壁似天剖”展现了一幅宏伟的自然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高耸入云的山峰之间,感受到自然界的宏大与神秘。这样的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在心灵上得到震撼和净化。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律,每个字词的选择都经过精心雕琢,既体现了康熙皇帝的诗歌造诣,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种语言上的美感使得《水芳岩秀》成为一首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
《热河三十六景诗》中的《水芳岩秀》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人文精神。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康熙皇帝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