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殿示诸皇子

师行日已远,边马风萧萧。
眷言靖疆宇,宁惮道路遥。
彼寇邻北藩,谲谋声动摇。
除恶必拔本,稂莠隳良苗。
外攘内斯安,务令金甲销。
吾民息转输,丁男无敝雕。
一劳方永逸,所戒怠与骄。
天心鉴此诚,雨旸时以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殿示诸皇子》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帝玄烨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

  1. 作品概述:《行殿示诸皇子》是康熙帝在特定场合下,为教育其子而作的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国家的政治形势,也体现了康熙帝作为一位父亲和君主的责任感与智慧。

  2. 内容解析

  • 师行日已远:表达了对遥远征途的感慨,暗示国家疆域的辽阔与边关的遥远。
  • 彼寇邻北藩:指出北方边境有敌对势力的威胁,暗示了国家安全的重要。
  • 除恶必拔本:强调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铲除祸害。
  • 稂莠隳良苗:比喻邪恶势力会破坏国家的良善,必须加以清除。
  • 外攘内斯安:提出内外兼顾的策略,既要对外抵御敌寇,也要内部安定。
  • 务令金甲销:意指通过努力可以消除国家的隐患。
  • 吾民息转输:希望百姓能够减少劳作,享受和平的生活。
  • 丁男无敝彫:鼓励男性减少劳苦,保持健康的身体。
  • 一劳方永逸:倡导持续的努力才能获得长久的利益。
  • 所戒怠与骄:提醒后人避免懒惰和骄傲的心态。
  • 天心鉴此诚,雨旸时以调:表示上天会见证这种真诚,自然也会调节一切,使国家繁荣昌盛。

《行殿示诸皇子》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反映康熙帝治国理念和政治智慧的历史画卷。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对于研究清朝历史的学者和普通读者来说,这首诗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