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望 其二

郊圻渐近快时晴,四望关山晓气清。
边徼往来非得已,驱除总为计生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望其二》是宋代诗人卢奎创作的一首五绝。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卢奎,字子发,自号“东湖野老”,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郡枕寒江卧虎形,池饶千里势宽平。曾劳秦楚雄吞并,几误孙刘力战争。尚忆笙歌游绿野,岂期牛马牧芜城。夕阳杖策闲登赏,怀古观今一怆情。”
  • 译文:郡府坐落在寒凉的江边,像一只卧虎一样威武;广阔的池塘环绕着千里的土地,形势开阔平坦。曾经劳累过秦、楚两国,雄壮地吞并天下;也曾经误判过孙膑、刘项的力量,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还曾怀念过去笙歌舞乐的日子,如今只能在芜城里看着牛马吃草,感慨万千。在夕阳下拄着拐杖悠闲地登上高处,眺望古今变迁,内心感到一种深深的悲伤。
  1. 创作背景
  • 卢奎生活在北宋时期,其诗歌多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政治局势的思考有关。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状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1. 诗词鉴赏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同时,诗中透露出的忧国忧民情怀,使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一种深刻的思想表达,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1. 文化价值
  • 作为宋代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卢奎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传颂,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
  1. 现代影响
  • 尽管卢奎的生活年代已远,但他的诗歌仍然被后人传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现代,人们依然能够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和生活态度,以及他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独特见解。

《晓望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值得后人不断研究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