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一咏

三天风雨百花催,独赏幽兰倚槛栽。
俯瞰田间浮麦浪,舆情足食即春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丘咏一首》是诗人黄省曾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苏州虎丘的美景和诗人游览时的所感所悟。下面对这首诗作进一步的解读:

  1. 诗作背景
  • 创作时间与作者:黄省曾,字勉之,号五岳,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在嘉靖十年(1531年)举人,未仕前好学多藏书,曾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后倾心学诗于李梦阳。
  • 诗作内容:《虎丘咏一首》描写的是诗人在苏州虎丘游览时的感受和所见。全诗共八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虎丘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感悟。
  1. 诗歌主题
  • 自然之美:诗中“芙蓉近倚阖闾城,眺阁觞楼逐势成”两句,通过对芙蓉、亭台楼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虎丘的自然美。
  • 人文之韵:“珠寺翻为歌舞地,青山尽是绮罗情”二句,则将虎丘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繁华。
  1. 艺术手法
  • 对仗工整:诗句“岩花吐学红妆丽,谷鸟啼兼凤管声”运用了对仗手法,使得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
  • 意象鲜明:通过“十里垂杨芳草岸,四时常映彩舟行”等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的情境之中。
  1. 思想情感
  • 热爱自然:黄省曾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界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体现了他追求自然和谐、向往宁静生活的心境。
  • 感悟人生:“舆情足食即春台”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黄省曾的《虎丘咏一首》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与人文的佳作,也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诗。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