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戍三绝 其一

隐隐山头皆古戍,中原民力尽边城。
曾闻父老经年战,回首生灵血泪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隐隐山头皆古戍,中原民力尽边城。曾闻父老经年战,回首生灵血泪盈。”这是清朝康熙皇帝玄烨的《古戍三绝 其一》。这首诗通过描绘中原与边陲地区的紧张关系,以及战争对民生的影响,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动荡和人民苦难的生活状态。

诗的开篇“隐隐山头皆古戍”,通过对古戍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边陲地区历史的回顾与感慨。这里的“古戍”象征着历史上的边疆战事,而“隐隐”则传达出战事带来的模糊与不确定性。这样的描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还暗示了接下来的内容将围绕战争展开。

接下来是“中原民力尽边城”一句,诗人直接点明了战争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原地区作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百姓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和兵役负担,而这一切最终都转嫁到了边疆地区。这种描述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本质,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曾闻父老经年战,回首生灵血泪盈”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通过“曾闻”一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历史的了解和感受,而“回首生灵血泪盈”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

《古戍三绝 其一》这首诗通过对古戍、中原、边城的描绘,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影响,成功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视角。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战争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