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夜

连峰横亘塞东西,缇幕高临百尺梯。
坐觉银河天际近,仰看珠斗夜深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兴安夜别》是南朝梁诗人何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作于秋季秦淮江畔与朋友胡兴安分别时。下面将深入探索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何逊生平: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人,南朝梁著名诗人。他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何逊和阴铿齐名,世称“阴何”。他在文学上造诣颇深,善于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崇。
  1. 诗歌原文
  •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1. 创作背景
  • 时间地点:该诗作于秋季秦淮江畔,具体时间为作者与朋友胡兴安分别之际。
  • 情感表达:何逊通过这首五言诗表达了对友人胡兴安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的忧愁和伤感。在诗中,作者用“居人行转轼”和“客子暂维舟”等句子描绘了临别时的不舍和匆忙,而“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则深刻反映了两人相聚时的欢声笑语及分别后的情感转变。
  • 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着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以及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维护。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歌巧妙地将送别场景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如“露湿寒塘草”和“月映清淮流”等句,既营造了凄清的秋天氛围,也展现了自然美。
  • 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如“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等,形象鲜明,富有画面感。
  • 语言优美:何逊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如“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等句,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牵挂。

《兴安夜别》不仅体现了何逊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也展示了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之一,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其深远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领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