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圣感寺僧海岫

翛然老衲净尘缘,台殿参差起瑞烟。
驯鸽檐前应受戒,游鳞花下亦参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赐圣感寺僧海岫》是清代诗人张英的作品,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圣感寺僧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僧人的修行环境和内心的宁静。下面将对《赐圣感寺僧海岫》进行详细解读: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张英是清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哲理为主,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深受人们喜爱。
  • 作品出处:这首诗选自《清诗铎》,是张英在康熙年间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推崇和僧侣修行生活的关注。
  1. 诗歌内容
  • 首句解析:“碧水莲花清净身,香台施食道心真。”这两句通过描绘圣感寺内的自然环境和修行场景,传达出僧人修行的纯净与虔诚。
  • 第二句解析:“荒山布衲安禅处,戒律精严感圣人。”这句话赞美了寺庙所在之地的自然风光与僧人遵守戒律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圣人的敬仰之情。
  1. 艺术特点
  • 意境营造:张英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如“碧水莲花”暗示了环境的清静与美丽,“驯鸽檐前应受戒”则体现了修行的严谨和庄重。
  1. 社会影响
  • 文化认同: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文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追求。
  • 教育意义:通过对寺院生活和僧人修行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赐圣感寺僧海岫》不仅是一首描绘寺院生活和修行景象的诗作,更是一种对心灵净土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态度和理解,也展现了他们对于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