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初冬

阴山南去雁行多,渺渺沙原六御过。
报是初冬新律改,依然霜晓气暄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塞外初冬》是清代皇帝康熙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该诗由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所写,他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从1661年到1722年。
  • 创作年代:这首诗创作于清代顺治年间,大约是公元1654年左右。
  1. 诗句原文
  • 阴山南去雁行多,渺渺沙原六御过。报是初冬新律改,依然霜晓气暄和。
    这句诗描绘了北方冬天的景象,雁群飞过阴山,而广阔的沙漠上,皇帝御驾经过。诗人表达了对初冬时节自然景色的感慨,虽然季节更迭,但大自然依然保持着它的宁静与和谐。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命循环的感悟。通过对初冬景象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恬淡。诗中的“物香不见六出荡,杨柳憔颜罅隙訇”等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他对生命力不灭的赞美。

通过对《塞外初冬》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自然景观描述,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康熙帝的个人情感,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