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晚景有怀

寒鸦秋景集南林,遥倚屏山绮树阴。
丹阙远砧鸣午夜,玉壶清漏起遐心。
衷情静里无人识,外象闲中有物寻。
忆想千般闻落叶,且须持笔漫微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玄烨并非无法回答,而是直接介绍了他的作品《秋日晚景有怀》。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玄烨创作的七言律诗,体现了他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之美。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寒鸦、远砧、清漏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秋夜景象的感受和心境。
  2. 诗句解析:首句“寒鸦秋景集南林”,描绘了寒鸦聚集在树林中的场景,暗示着秋季的到来。次句“遥倚屏山绮树阴”则表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遥望远方屏风般的山峰,欣赏周围的美景。第三句“丹阙远砧鸣午夜”,指的是皇宫深处传来的砧声,伴随着深夜的钟声,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氛围。末句“且须持笔漫微吟”,诗人表达了即使在这样一个寂静的夜晚,也要用笔墨记录下这份感受,反映了他的文学创作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3. 艺术特色:玄烨的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通过押侵韵,展现了其严谨的诗歌技巧。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人物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深度。此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玄烨成功地将个人的感受融入到了作品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玄烨的《秋日晚景有怀》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清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不仅能够领略到玄烨的文学才华,也能够感受到清代宫廷文化的丰富多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