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曲南屏路,欣随步辇来。
鸟飞惊玉仗,花落点经台。
邃阁闻松籁,疏篱迸竹胎。
双峰高不极,更在白云隈。
由净慈寺经南屏诸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由净慈寺经南屏诸山》是清代康熙皇帝玄烨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诗人简介:《由净慈寺经南屏诸山》的作者玄烨,即清圣祖康熙皇帝,系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三子,于八岁即位,执政六十一年。在位期间,他以武功和文治并重,政绩卓著。
诗歌原文:“纡曲南屏路,欣随步辇来。鸟飞惊玉仗,花落点经台。邃阁闻松籁,疏篱迸竹胎。双峰高不极,更在白云隈。”
文学特色:该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描绘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观与建筑之美,体现了康熙帝对佛教文化的尊崇与个人审美情趣。同时,诗中也隐含了他对国家治理的自信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通过对寺庙与自然景观的描写,玄烨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历史背景:在嘉定年间,朝廷对江南诸寺进行了品定,其中净慈寺因其“闳胜甲于湖山”被列为禅宗五山之一。此外,净慈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如宋理宗时期曾发生关于佛教地位的争论,以及无准师范住持时的事迹等。这些背景为理解这首诗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维度。
艺术鉴赏价值:《由净慈寺经南屏诸山》不仅展现了玄烨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氛围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初期的文化特色及其社会背景。
《由净慈寺经南屏诸山》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康熙帝个人的风雅与哲思,还能从中窥见清代初期的社会风情和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