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叶晚蝉鸣,荒亭蟋蟀声。
露凝新树色,日出满林明。
蛱蝶从枝舞,蜻蜓点水轻。
欲看秋景好,归路且徐行。
清河荒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河荒亭”是清代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秋日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昆虫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美景的独特感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楸叶晚蝉鸣,荒亭蟋蟀声。露凝新树色,日出满林明。蛱蝶从枝舞,蜻蜓点水轻。欲看秋景好,归路且徐行。
作者简介:玄烨,即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帝,他在位期间定都北京后成为清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年号为康熙,蒙古人称之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作为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玄烨在文化和艺术上同样有深远的影响。
诗句解析:诗中的“楸叶晚蝉鸣,荒亭蟋蟀声”捕捉了秋天特有的昆虫声和自然界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接着,“露凝新树色,日出满林明”两句描述了露珠凝结在新生的树叶上,以及阳光穿透树林时带来的明亮光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
情感表达:通过“蛱蝶从枝舞,蜻蜓点水轻”,诗人不仅描述了昆虫的自然行为,也隐含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闲适与超然。末尾的“欲看秋景好,归路且徐行”则透露了作者想要欣赏这美好景色的愿望,但最终选择慢慢行走,享受眼前的宁静时刻。
“清河荒亭”不仅是一首描述秋天景色的诗,更是一种情感和审美的追求。玄烨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统治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