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众峭巅,一泓清且泚。
闲馆据上方,文石砌旁涘。
出水有轻鯈,潜跃忘所以。
闯萍秋月间,戢鳞春风里。
谁谓涧底沉,乃在云端止。
物固视所托,慎之哉君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池众峭巅,一泓清且泚。
闲馆据上方,文石砌旁涘。
出水有轻鯈,潜跃忘所以。
闯萍秋月间,戢鳞春风里。
谁谓涧底沉,乃在云端止。
物固视所托,慎之哉君子。
《天池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天池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自然的感悟。诗中的“天池”指的是庐山的瀑布,而“天”则形容其气势磅礴、高远壮观。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例如,他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特征,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应该被尊重和保护。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呼吁人们要珍惜和平安宁的生活,不要沉迷于权力和财富的追求。
《天池一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优秀作品,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