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临安迹已陈,六桥烟柳又从新。
只今惟有平湖月,阅尽千秋游赏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富丽临安迹已陈,六桥烟柳又从新。
只今惟有平湖月,阅尽千秋游赏人。
“西湖嬉春词六首 其六”是清朝乾隆帝弘历(1711年-1799年)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杭州西湖美景的喜爱和历史的感慨。下面将从文学价值、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品原文与翻译:《西湖嬉春词六首 其六》中的诗句如下:“富丽临安迹已陈,六桥烟柳又从新。只今惟有平湖月,阅尽千秋游赏人。”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绘杭州的历史风貌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弘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雍正皇帝的第四个儿子。他于1711年出生于北京,在1799年逝世于北京。作为一位皇帝,弘历的统治时期见证了清朝的许多重要事件,包括平定了准格尔叛乱、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等。
诗歌赏析:《西湖嬉春词六首 其六》不仅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通过对杭州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这座城市悠久的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同时,诗中的“平湖月”象征着宁静和平和,暗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西湖嬉春词六首 其六》是一首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诗词,它不仅展示了杭州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追求。这首诗词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