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豳风 · 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方形斧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匡正四方之国平息了叛乱。可怜我们这些战后余生人,也是非常命大亏苍天有眼!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齐刃凿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教化得四方之国秩序井然。可怜我们这些九死一生人,得苍天佑护结局多么良善!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独头斧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四方之国边疆巩固又安全。可怜我们这些劫后余生人,也真是吉庆有余福禄无边!

介绍

《国风·豳风·破斧》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赞颂周公东征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六句,章法简单,每章只换了三个字,反复咏唱,表达了将士们艰苦奋战,取得胜利的自豪,也表达了对周公的感恩之情。

注解

豳(bīn):古都邑名,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西南一带。

斧:斧头。圆孔曰斧。

斨(qiāng):斧的一种。方孔曰斨。

四国:指殷、管、蔡、霍,即周公东征平定的四国。或以为殷、东、徐、奄四国。一说“四方之国。皇:同“惶”,恐惧。毛传释为“匡”,《尔雅·释言》:“匡,正也。”

哀:可怜。一说哀伤,一说借为爱。我人:我们这些人。斯:语气词,相当于“啊”。

孔:很、甚、极,程度副词。将:大。

錡(qí):凿子,一种兵器。一说是古代的一种锯。

吪(é):感化,教化。一说震惊貌。

嘉:善,美,好。

銶(qiú):即”锹“。一说是独头斧。

遒(qiú):团结、安和之意。《毛传》:“固也。”《郑笺》:“敛也。”一说是臣服。

休:美好,与”嘉“”将“意同。

赏析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从军之士,以前篇周公劳己之勤,故言此以答其意,曰:东征之役,既破我斧,而缺我斨,其劳甚矣。然周公之为此举,善将使四方莫敢不一于正而后已。其哀我人也,岂不大哉!然则,虽有破斧缺斨之劳,而义有所不得辞矣。夫管蔡流言以谤周公,而公以六军之众,往而征之,使其心一有出于自私,而抚之虽勤,劳之虽至,而从役之士,岂能不怨也哉!今观此诗,固足以见周公之心,大公至正,天不信有其无有一毫自爱之私。抑又以见当是之时,虽被坚执锐之人,亦皆能以周公之心为心,而不自为一身一家之计。盖亦莫非圣人之徒也。学者于此熟玩而有得焉,则其心正大,而天地之情真可见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