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姿嫩质自相怜,沐雨酣霞画槛前。
恰似唐宫斗春色,江梅开尽海棠妍。
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 其十六 海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其十六海棠》是明代文学家唐寅的作品之一。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中期的著名文人、画家、书法家和戏曲作家。
在《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其十六海棠》中,唐寅以海棠为主题,创作了四首七绝,每一首诗都紧扣海棠这一主题,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美丽姿态、色彩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来展现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感悟。
第一首诗写道:“红妆未减旧时妆,独倚阑干日已长。谁道春归无觅处,玉楼天半有香风。”在这里,唐寅通过描述海棠花盛开时艳丽的红色,暗示春天的到来,同时以“独倚阑干日已长”表达出诗人独自欣赏美景的孤独感。第二首诗则是:“碧叶红苞映晓窗,一枝清影入池塘。莫将颜色比高低,自有天然造化功。”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棠花的色彩和形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第三首诗中写道:“海棠依旧照人寒,一树繁英满小山。只恐春光容易老,故园风雨几重关。”在这里,唐寅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第四首诗则写道:“海棠枝下水悠悠,一曲清歌醉画楼。谁识此中真趣趣,春风十里不如秋。”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棠树下的景色和音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强调了春天的美好虽然短暂,但秋天的景色更加令人陶醉。
《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其十六海棠》是唐寅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感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