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流无定西复东,茅庵昼掩深山中。
坐对身如图画里,虞琴一抚南薰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野流无定西复东,茅庵昼掩深山中。
坐对身如图画里,虞琴一抚南薰风。
《题庶子张鹏翀所进日长山静便面即用其韵其六》,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篇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山水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庶子张鹏翀所进日长山静便面即用其韵其六
日长山静意如何?便面横斜入坐多。
野色不随流水去,江声常带晚帆过。
一川风月闲人少,千古江山老树多。
欲问此游何所有,只应清兴在渔蓑。
“意如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感受;“便面横斜入坐多”描绘了诗人坐在自然景色之中的惬意状态;“野色不随流水去,江声常带晚帆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一川风月闲人少,千古江山老树多”表现了诗人对历史长河和自然景观的感慨;最后两句“欲问此游何所有,只应清兴在渔蓑”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