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沿途看到来,周旋久喜御园隈。
满湖芳锦偷人歇,亚砌寒花饯节开。
容膝新居不啻矣,缱怀往事底为哉。
塞巡回惧疏几务,勤政明朝引见催。
回跸至御园即事书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跸至御园即事书怀》是清代诗人弘历(乾隆)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皇帝,名为乾隆,他在位期间为1736年至1796年,年号为乾隆。乾隆帝是满族,雍正皇帝的第四子,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和军事的征战,同时也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帝王,不仅擅长武功,也精于诗文,因此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诗歌原文:《回跸至御园即事书怀》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形成了整齐划一的节奏。诗句内容表达了作者在御园所见所感的复杂情感:从看到沿途的霜叶,到欣赏御园中的美景;从满湖的芳锦偷人歇脚,到亚砌寒蘤饯节开放。诗中还包含了作者对新居的满足和对自己过去经历的感慨。
主题思想:此诗的主题围绕着游赏御园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情感体验展开。诗中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乾隆帝在游览御园时的喜悦与感慨。诗中的“塞巡回惧疏几务”和“勤政朝明朝引见催”反映了其繁忙的政治事务和对国家治理的重视。
艺术特色:该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它采用了传统的七律形式,这种形式结构严谨,对仗工整,非常适合表达深刻的思想和细腻的感情。其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霜叶”、“御园隈”、“满湖芳锦”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也增强了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乾隆帝游览的场景之中。
《回跸至御园即事书怀》不仅是一首描写景物、表达情感的七言律诗,更是一部充满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清代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深入领会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