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夕放河镫

塞水何曾阅放镫,山庄故事始相仍。
分明八识田间幻,都道中元夕里应。
影向风边无碍定,光于月分不微增。
酬馀节令归岩馆,露重星稀夜景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元夕放河镫》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清朝乾隆帝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其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中元夕放河镫》是清代诗人弘历(即乾隆帝)所作,属于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他在位期间,采取笼络与惩罚并行的政策,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手段,同时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
  1. 诗歌原文
    漭沆沧池濯锦鲜,须臾万顷绽金莲。
    波如不夜无边朗,月是今秋初度圆。
    人喜云消更风定,舟行后浦复前川。
    良宵真是安心所,那藉瑜伽六度禅。

  2. 诗歌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放河灯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传统节日的喜爱和对平安、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波如不夜无边朗”描绘了河流在月光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月是今秋初度圆”则表现了中秋月圆的美好景象。
  •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中的“良宵真是安心所,那藉瑜伽六度禅”更是点明了作者对这种平静生活的珍视和内心的安宁。

《中元夕放河镫》是清朝乾隆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主要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节日的喜爱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虽然这不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但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