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入

意入山边复水边,最无尘处总真诠。
风来万树吹凉籁,雨过千峰生霁烟。
鹿养茸群选嘉荫,鹤将子各下苍川。
分明不是松乔侣,到此还应自谓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意入》是清代诗人弘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下面是关于此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弘历,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他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如驱逐在内廷行走的僧人,释放被幽禁的允禵等人,恢复他们的宗室身份,并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改为“公中佐领”等。他对中国西北地区的平定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文学方面,虽然存在文字狱等限制,但弘历本人还是有一定的文学创作活动。
  1. 诗歌原文
  • 《意入》的全文如下:“意入山边复水边,最无尘处总真诠。风来万树吹凉籁,雨过千峰生霁烟。鹿养茸群选嘉荫,鹤将子各下苍川。分明不是松乔侣,到此还应自谓仙。”
  1. 诗歌鉴赏
  • 《意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七言律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哲理思考。诗中“意入”二字,既是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通过对山、水、风、雨等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1. 文学价值
  • 此诗不仅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把握,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同时,这首诗也是对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诠释,特别是对“意法论”的一种实践。这种理论强调文学作品不仅要有外在的形式美,更要有内在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深度。
  1. 历史背景
  • 在清朝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传达政治理念、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的功能。弘历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皇帝,其创作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趣味,也可能包含了对国家治理和民族精神的反思。
  1. 读者体验
  •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意入》不仅仅是一首优美的诗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引导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思想的升华。这种诗作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意入》作为一首具有深厚内涵的诗歌,不仅是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艺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