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彭作镇迥超群,蜿蜒如龙叆叇云。
自是气求诠易理,不妨幻住悦声闻。
土馒头下老亚父,石绰楔前狂使君。
千顷麦田民气复,绝胜前度此为欣。
游云龙山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云龙山作》:诗心与山水的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诗歌是文化的瑰宝,而《游云龙山作》则是清代乾隆皇帝笔下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像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的赋,展现了一位帝王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与热爱。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颇具意味。云龙山,位于徐州城南二里许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云气如龙”的美誉。元朝时期,朱泽民曾记述宋武帝微时曾在此小憩,并有云龙盘旋之奇观。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弘历皇帝在登临此地后,被其美景所吸引,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游云龙山作》全文如下:
大彭作镇迥超群,蜿蜒如龙叆叇云。
自是气求诠易理,不妨幻住悦声闻。
土馒头下老亚父,石绰楔前狂使君。
千顷麦田民气复,绝胜前度此为欣。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云龙山的壮美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大彭作镇迥超群”便点明了云龙山的非凡地位。接着以“蜿蜒如龙叆叇云”形容山峰如龙般盘绕,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诗人不仅赞叹自然的奇观,更借由“土馒头下老亚父,石绰楔前狂使君”的典故,赋予了山峰以人文的内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文化气息。
诗中的“千顷麦田民气复”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关心与同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绝胜前度此为欣”则表达了自己对于此次游览经历的无限欢喜与满足。
《游云龙山作》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幅描绘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水墨画卷。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