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宫用苏轼韵

玉局风流似紫薇,游吴望蜀远思归。
登楼未觉山川美,送雁因怀音信稀。
高观当年知宋否,西园今日姓王非。
冶城不少留题者,独和坡吟倚素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朝天宫用苏轼韵》是一首由清代乾隆皇帝创作的作品,该诗以苏东坡咏朝天宫的诗韵为蓝本,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古之情以及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乾隆帝(1711年—1799年),清朝第四位皇帝,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个人的才情。
  2. 诗词原文:玉局风流似紫薇,游吴望蜀远思归。登楼未觉山川美,送雁因怀音信稀。高观当年知宋否,西园今日姓王非。冶城不少留题者,独和坡吟倚素晖。
  3. 诗词赏析:《朝天宫用苏轼韵》通过对朝天宫的描述和对往昔历史的联想,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历史意识。诗中的“玉局风流似紫薇”不仅描述了景色之美,也隐含了对古代文化的尊崇。同时,诗句中还流露出一种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如“登楼未觉山川美,送雁因怀音信稀”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登楼远望时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远方朋友音信的牵挂与渴望。最后,通过提到“西园今日姓王非”,暗示了历史上某些变迁或更迭。此外,整首诗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体现了清代诗歌的艺术风格。

《朝天宫用苏轼韵》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