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徵明吴淞草堂图即用其韵

过眼风光共水流,却怜画意报迎头。
塔湾春午先题坐,扬子明朝始渡舟。
且喜将临不多日,漫言小别数经秋。
草堂岂复吴淞在,作证惟应是野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文徵明吴淞草堂图即用其韵》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杨升庵)。此诗创作于明代嘉靖五年(1526年),当时杨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谪至贵州永宁卫(今重庆綦江)任驿丞。在永宁卫期间,他游览了吴淞草堂,并作此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草堂新筑近吴淞,
水木清华一望中。
山气入城浮紫翠,
市声随路杂笙钟。
客来不厌频相问,
官冷无因自献忠。
谁识此君真逸趣,
高情犹自寄清风。

杨慎在此诗中赞美了吴淞草堂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