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守建堂邻大明,江南山色与檐平。
家声让彼称三至,朋盍欣兹近四并。
古往今来总佳话,松风水月那闲情。
林泉不异前巡况,一卷真教画里行。
题平山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平山堂》的艺术鉴赏
弘历的《题平山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清代盛世的风貌。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感慨。
诗中的“贤守建堂邻大明,江南山色与檐平。”描绘了平山堂的建筑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赞美。江南的山水被巧妙地融入了建筑之中,使得整个场景显得和谐而宁静。这里的“江南山色”不仅指的是实际的地理特征,更隐喻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诗中“家声让彼称三至,朋盍欣兹近四并。”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文人之间的交流盛况。这里提到的“三至”和“一并”,可能是对某种社交活动的夸张描述,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文人聚会的推崇。
在“古往今来总佳话,松风水月那閒情。”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长河中美好故事的尊重和向往。这里的“松风水月”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景点或自然景观,象征着文人墨客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一句“林泉不异前巡况,一卷真教画里行。”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无限敬仰之情。这里的“林泉”指的是自然界的山水景色,而“前巡况”则可能是指诗人以前的经历或所见所闻。整首诗通过对平山堂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江南山水之间,感受着诗人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