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德州运河即事

卧波浮彴亘通津,夹岸肩摩接驾人。
按辔徐行还彻盖,铺衢随觐不嫌尘。
益祈田谷资其食,所喜民情向我亲。
去岁此曾遭异涨,回思犹为恫关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德州运河即事》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其诗作多体现了他的统治理念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乾隆帝在位期间,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他提倡儒学复兴,支持文化艺术的发展,因此乾隆帝的诗作中往往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个人修养。
  1. 作品原文
  • 卧波浮彴亘通津,夹岸肩摩接驾人。
  • 按辔徐行还彻盖,铺衢随觐不嫌尘。
  • 益祈田谷资其食,所喜民情向我亲。
  • 去岁此曾遭异涨,回思犹为恫关频。
  1. 内容解析
  • 第一段描绘了德州运河两岸繁忙的景象,人们肩摩接驾,船只穿梭不息。第二段表达了诗人从容自得地骑马游览,沿途欣赏风景并不在意路途上的尘埃。第三段则强调了祈求农田丰收来满足人民的食粮需求,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愿望。第四段回顾了去年运河因洪水而造成的困扰,但仍然心系百姓安危,忧心忡忡。
  1. 艺术特色
  • 《过德州运河即事》采用了典型的律诗格式,每两句成一联,共八联,结构严谨,韵律和谐。
  • 诗中的意象生动,如“卧波”和“浮彴”,既展现了运河水道的宽阔平坦,也体现了水流的动态美。
  • 情感真挚,语言平实,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民生关怀的表达,反映了诗人的仁政理念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过德州运河即事》不仅作为一首诗,更是清朝乾隆时期文化和历史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一个盛世王朝的文化自信和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注。通过学习和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