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时葆驾指东南,嘉与吾民共乐湛。
财赋重区岁有欠,催科概豁泽均覃。
积逋岂计万已累,旁及俾宽省以三。
较彼豫人诚厚幸,一为欢喜一为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行时葆驾指东南,嘉与吾民共乐湛。
财赋重区岁有欠,催科概豁泽均覃。
积逋岂计万已累,旁及俾宽省以三。
较彼豫人诚厚幸,一为欢喜一为惭。
《降旨免江浙积欠诗以志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的作品。杨慎(1488年-1559年),字升庵,号逸史,四川新都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与才子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杨慎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富有个性,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诗作在明清两代都很有名,被后人誉为“千古奇才”。
关于这首诗的具体背景,目前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根据杨慎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明朝晚期,即嘉靖年间创作的。那时,明朝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频繁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朝廷为了稳定局势,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财政问题,包括减免一些地区的赋税。
而杨慎作为一位有见识的文人,对于朝廷的政策和措施有着自己的看法。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朝廷免除江浙地区赋税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降旨免江浙积欠诗以志事》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杨慎独特的艺术才华,也为我们了解明朝晚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