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雪浪斋

韩苏迹本不同处,移彼就兹由后人。
我复题斋曰雪浪,率因抚石企先民。
当春郊景望无尽,过雨花光觉有神。
今日偶来明便去,一卷聊识去来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雪浪斋》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弘历: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世称乾隆帝。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 文学成就:作为清朝的统治者,弘历在文学上也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爱与关怀。
  1. 诗歌原文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韩苏迹本不同处,移彼就兹由后人。  
我复题斋曰雪浪,率因抚石企先民。  
当春郊景望无尽,过雨花光觉有神。  
今日偶来明便去,一卷聊识去来因。  
  •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浪石的美丽景色和自己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其历史渊源的尊重。
  1. 主题思想
  • 文化传承:通过对雪浪石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他通过自己的名字“雪浪”来命名自己的书房,象征着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文化遗产。
  • 自然与人文:诗中通过对春天郊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文人雅士之间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悟。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雪浪石”这一意象,通过与苏轼的“雪浪石诗”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
  • 韵律之美:七言律诗的韵律形式为诗歌增添了音乐美,使其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题雪浪斋》不仅展示了弘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和文化传统的深厚情感。这首诗不仅是清朝文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