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讲述了道德的实质和它的应用,同时也关注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影响的重要性。这一章主要提出了一种名为“无为”的思想,并阐述了通过退缩和消极的方式来应对世界上的各种冲突和挑战的方法。它鼓励人们寻求更深刻的生活哲学,从精神层面来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道德经第十八章的内容简要概述如下: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无道则反之。是以圣人执两用中,以辅一代之治理:治而慎终;动而不犯节度者,安享其国,长富于民也。所以君子戒慎小心、存思虑,守柔弱而待时至是故曰不争。
此无为之道夫!道法自然,万物各得其所。”
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智慧:聪明、智巧。
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孝慈:一本作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