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介绍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是《道德经》中的一章,出自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老子的智慧。这是一条重要的思想主张,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并认为宇宙的规律由上天指导、遵守。此话提出了人应该遵循自我的自然法则(如仁、义),以维护人际关系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原则。

“道德经”一书广泛影响中国的思想史和哲学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包括人类修养之道的阐述、社会政策理念等多方面的思想主张,并且对后世许多儒家学派、法家学派甚至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如果您有其他关于《道德经》的问题或者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随时告知,我很乐意为您解答。

注解

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

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

溪:沟溪。

婴儿:象征纯真、稚气。

式:楷模、范式。

忒:过失、差错。

无极:意为最终的真理。

荣:荣誉,宠幸。

辱:侮辱、羞辱。

谷:深谷、峡谷,喻胸怀广阔。

朴:朴素。指纯朴的原始状态。

器:器物。指万事万物。

官长:百官的首长,领导者、管理者。

大智不割:制,制作器物,引申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