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鸡鸣山即事

钟阜西去堆翠厓,丹梯宛听天鸡喈。
玄武湖光上眉睫,金陵春色怡胸怀。
江山不厌城郭占,闾阎半与桑麻皆。
旷观台畔瞻天藻,烈并崇峰讵可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鸡鸣山即事》是清朝乾隆帝弘历所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弘历,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驱逐在内廷行走之僧道;释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复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均改为“公中佐领”,即归皇帝掌握。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又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并借修书之便,销毁或窜改大量书籍。
  1. 诗歌原文
    钟阜西去堆翠厓,丹梯宛听天鸡喈。
    玄武湖光上眉睫,金陵春色怡胸怀。
    江山不厌城郭占,闾阎半与桑麻皆。
    旷观台畔瞻天藻,烈并崇峰讵可阶。

  2. 诗作赏析

  • 描绘景色:首联“钟阜西去堆翠厓,丹梯宛听天鸡喈”以钟阜山为背景,描述了山峰苍翠、高耸入云的景象,同时描绘了天鸡啼叫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 表达情感:“玄武湖光上眉睫,金陵春色怡胸怀”则表达了诗人站在玄武湖畔,远眺南京美景,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美丽,心境豁然开朗。
  • 反映社会:“江山不厌城郭占,闾阎半与桑麻皆”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认为江山的美丽不仅仅是城市的占有,而且连平凡的百姓生活也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 哲思人生:“旷观台畔瞻天藻,烈并崇峰讵可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认为尽管有高山峻岭,但是人类的精神追求是不可企及的高峰。

《登鸡鸣山即事》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历史、文化、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个伟大文人的宽广视野和深邃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