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览古杂兴 其六

绮角犹存里,莼鲈亦有亭。
故山思遁世,上国重扬庭。
平水常浮白,奇峰不断青。
谁为高士传,于此取仪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苏览古杂兴·其六》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以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诗中通过“绮角犹存里,莼鲈亦有亭”等句子,展现了苏州古城的历史底蕴和自然美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姑苏揽古杂兴·其六》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诗中不仅提及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遗迹,如“故山思遁世,上国重扬庭”,还描述了平水河上的浮萍和奇峰的青翠,这些描写既展现了苏州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作者对古代隐逸生活的怀念。同时,诗中的“谁为高士传,于此取仪型”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希望通过学习他们的品德来提升自己的志向。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形式,包括韵律、对仗等技巧。诗句结构严谨,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此外,诗中的语言优美,既有豪放的气势,也有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

从历史文化背景上看,苏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苏州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这首诗中所描绘的苏州古城和自然风光,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研究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从现实意义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苏州古城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姑苏揽古杂兴·其六》的创作和传播,可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同时,这首诗也可以激发人们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寻找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姑苏揽古杂兴·其六》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展现苏州古城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