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汤山行宫即事 其一

于此得佳趣,于焉驻旅鞍。
灵区自仙境,暖液辟秋寒。
绿柳色如故,黄华芳未阑。
研精书室静,天定信随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驻汤山行宫即事·其一》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行宫周围自然景观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在行宫中的心境和感受。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乾隆皇帝(1711年5月4日—1799年2月7日),即雍正帝第四子,母为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山东曲阜,祖籍叶赫那拉氏。他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乾隆帝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君主,他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有卓越的成就,而且对艺术也有深厚的兴趣和鉴赏力。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其中不乏反映其个人情感和对国家治理理念的作品。
  2. 诗歌原文:《驻汤山行宫即事·其一》中的诗句“於此得佳趣,于焉驻旅鞍”表达了诗人在行宫中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满足感,这种感受让他决定在此停留。接下来的诗句“灵区自仙境,暖液辟秋寒”则描绘了行宫周边的自然美景,仿佛是一个人间仙境。诗人在这里享受着温暖的季节,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泽。最后两句“绿柳色如故,黄华芳未阑”进一步展现了这一美景,绿色柳树的颜色依旧鲜亮,黄色的花朵尚未凋零。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行宫及其周边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诗人通过使用“得佳趣”、“驻旅鞍”等词汇,传达出他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放松。同时,通过描述“灵区”和“暖液”,诗人似乎也暗示了行宫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带来的特殊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和内心平静向往的佳作。

《驻汤山行宫即事·其一》不仅是一首美丽的风景诗,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一位古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