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同人卦

乾上离下,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主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同人卦:在郊外聚集众人,吉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对君子有利的占问。

初九:在王门前聚集众人,没有灾祸。

六二:在宗庙聚集众人,不吉利。

九三:把军队隐蔽在密林草丛中,并占领了制高点,但却长时间不能取胜

九四:登上敌方的城墙,仍然没有把城攻下。吉利。

九五:会集起来的众人先大声哭喊,然后欢笑,因为大军及时赶到,转败为胜。

上九:在郊外聚集众人没有悔咎。

介绍

周易·同人卦,是一篇附在《周易》这本书内的占卜辞。这篇文中共提及四次“同”的意思和与“同人”相关的爻辞。“同人”,是从古时候的巫术演进而来,是一种把某种神秘物放到空气中而预测未来的方法。

该篇章从人的需要得到天心回应的观点上进行讨论:“中正通明谓之仁。内审外察兼顺而言之类是也。”这里的“类”指的是各种事情和现象相互配合、互相依存的现象。“同”,与天地人三才关系密切,“象为用,体为主”。从人的需要得到天心的回应,体现了和谐统一的道理。

《周易》中的卦辞本身并非占卜文字。《孔子解经·孟子释言篇四十四》,引用了《周易系辞传》中的一些内容来说明儒家对《周易》思想的理解和解释,但不直接引述爻辞的内容。因此,如果你想要了解关于同人卦的具体含义或涉及的具体信息,《周易·咸》、《渐》二十九章以及其他八卦都是很好的参考文本。

尽管对于占卜的预测没有具体的事实支撑,但它作为一个民间流传的技术方式,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被应用广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思考宇宙秩序和自然法则的方式。

注解

同人:原经文卦象后没有“同人”二字。同的意思是聚合,同人就是聚合众人。由于“同人”二字出现的次数多,本卦用来作标题。全卦的内容专门讲作战打仗。

野:郊外。古时称邑外为郊,郊外为野。

门:这里指王门。古时遇到国家大事,常在王门前聚众训话、誓师、演练等。

宗:祭祖祖先的宗庙。

戎:军队。伏戎:把军队隐蔽起来。

莽:茂密的树林草丛。

高陵:高地。

三岁:三年,这里指多年。

兴:举,起,这里指夺取。

乘:登上。

墉(yong):城墙。

号咷(tao):嚎陶,大声哭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