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 损卦

艮上兑下,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损卦:获得俘虏,大吉大利,没有灾祸,如意的占问。有利于出行。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以用来宴享。

初九:祭祝是大事,要赶快去参加,才没有灾祸。但有时可酌情减损祭品。

九二:吉利的占问。出讨他国,凶险。有时不能减损,要增益。

六三:三人同行必有一人因看法不一而被孤立,一人独行遇人可以作伴。

六四:减轻疾病,要赶快祭神,才会病愈,没有灾祸。

六五:有人送给价值十朋的大龟,不能不要。大吉大利。

上九:不增不减,完全依旧。没有灾祸,占得吉兆。有利于出行,可以获得单身奴隶。

介绍

《周易》中的“损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主要描述在“损”的形势下的各种变化可能性

“损卦”在《周易》中位于六十四卦的第41位,由下卦“兑”和上卦“艮”组成,下卦为泽,上卦为山,其阳数分别为6和1。这一卦象展示了当事物受到损害时的变化与调整过程,强调了在变动中求得平衡与和谐的理念。

“损卦”的原文指出,该卦有孚,意味着诚实可信;元吉,表示非常吉祥;无咎,即没有过失或错误;可贞,则表明可以坚守正道。同时,该卦还预示有利的行动将会带来益处,而过度则可能适得其反。《周易》中的“象辞”对“损卦”进行了详细解释,指出“山下有泽,损。”意指君子应该抑制愤恨和欲望以利于社会的发展。

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来看,“损卦”所蕴含的“益”的概念,即通过牺牲来获得更大的利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思想。例如,在个人修养方面,人们常说“知足常乐”,意味着在得到的同时也要懂得适度地放弃,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和宁静。这种理念不仅适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也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企业经营等领域,指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寻求和谐与共赢的局面。

“损卦”作为《周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应对挑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

注解

损:减损。全卦的内容是说明损与益两个对立方的关系。

曷:用作“瞌”,意思是送食物。

簋(gui):装饭的器物。

享:宴享,祭享。

已:用作“祝”,意思是祭耙。

遄(chuan):快,速。

损:减轻,消除。

使:使人祭把。

有喜:这里指病愈。

益之:送给。

朋:朋贝,货币,十枚一串贝为朋。

违:离去。

弗损益之:意思是说不减少不增加。

臣:奴隶。

家:家人。

无家:没有家人,意思是说单身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