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稀红暗处

绿稀红暗处,铜环锁,冷月泣空廊。
拾零笺剩翠,低吟浅忆,别后萧郎。
记当日、钿筹按楚舞,新样试鹅黄。
绝艳豪情,百花侍从,凤笙龙笛,一曲琅琅。
分曹三宣令,使君微醉了,蜡炬双行。
笑道不如归去,珠箔瑶房。
听吴侬软语,深深浅浅,哀哀喜喜,荡气回肠。
一刹秋风吹散,梦也荒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绿稀红暗处》是现代诗人叶楚伧的作品。这首诗作以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留恋,以及在特定背景下对美的感悟。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诗作原文
  • 首句“绿稀红暗处”:此句描绘了一幅暮秋时节,绿意渐稀、红影渐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孤寂的氛围。
  • 第二句“铜环锁,冷月泣空廊”:通过“铜环锁”暗示着某种束缚或回忆的牢笼,而“冷月泣空廊”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孤独与寂寞感。
  • 接下来的句子“拾零笺剩翠,低吟浅忆,别后萧郎”: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用“拾零笺剩翠”来形容过去的书信和物品依旧保存着美好记忆的痕迹。同时,“低吟浅忆,别后萧郎”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与爱人分离后的哀伤。
  • 结尾“记当日、钿筹按楚舞,新样试鹅黄”: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和审美情趣,如“钿筹按楚舞”和“新样试鹅黄”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时尚和活力。
  1. 主题解析
  • 怀旧主题:《绿稀红暗处》通过描写旧时的场景和人物,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怀念。诗人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已失去的时光的无限眷恋。
  • 孤独感:诗中的“冷月泣空廊”和“铜环锁”等词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种孤独感可能来源于与爱人之间的离别,也可能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奈感慨。
  • 审美情趣:诗中的“新样试鹅黄”,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还暗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这种追求美的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叶楚伧作为近现代诗人,其诗歌创作往往与个人的经历紧密相关。他的创作背景可能受到了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这些经历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源泉。
  • 时代背景:考虑到《绿稀红暗处》创作于现代,其时代背景同样对其主题和风格产生了影响。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也可能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 文学流派:叶楚伧的诗歌可能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文学流派或风格的影响。例如,他可能受到了现代主义或象征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影响,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内涵。
  1. 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词汇和意象,如“铜环锁”、“冷月泣空廊”等,这些象征性的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深度。
  • 语言风格:叶楚伧的语言风格简洁而富有韵味,他的诗歌往往能够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这种语言风格使得《绿稀红暗处》读来既易于理解又充满韵味。
  • 意境构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心理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和美感的意境。这种意境之美是这首诗作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虽然《绿稀红暗处》并非广为人知的经典之作,但它在文学领域仍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代表了诗人叶楚伧的文学才华和艺术追求。
  • 后世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绿稀红暗处》的评价逐渐提升。许多学者和评论家认为,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价值,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 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绿稀红暗处》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录和文化的载体。

《绿稀红暗处》作为叶楚伧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喜爱。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作,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艺术特色和主题意义,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