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咏古

剩有离宫认旧畿,宋家艮岳尚依稀。
江南怪石堪停辇,塞北飞尘易染衣。
独对金门交羽客,共将玉液供安妃。
空坛仿佛遗仙响,犹说君王夜醮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梁咏古》是清朝诗人叶舒崇创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大梁(即今天的北京,因古代称北京为“大梁”)的怀古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故国的深情怀念。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原文翻译和赏析 : 诗的前两句”剩有离宫认旧畿,宋家艮岳尚依稀”描绘了大梁作为旧都的景象,以及宋代艮岳等古迹的痕迹。后两句“江南怪石堪停辇,塞北飞尘易染衣”则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大梁的深深眷恋。
  2. 作品背景 :叶舒崇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他的诗作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文人常常以诗歌来表达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感慨。叶舒崇的这首《大梁咏古》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诞生的。
  3. 艺术特色 :此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通过对大梁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还通过对比和象征,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歌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艺术的美感。
  4. 历史意义 :《大梁咏古》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古都风貌的诗,更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和评价。通过对过去辉煌与衰败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大梁咏古》不仅是对大梁这座古老城市的赞美,更是一种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一历史名城的怀古,诗人传达了对过去的尊敬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和谐共生的美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