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采石矶怀古 其二

元明相拒屡相攻,立马峰头气甚雄。
一自草庐应币聘,推锋陷阵建奇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泊采石矶怀古·其二》是清朝诗人叶荫高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叶荫高(1657年4月23日—1720年),字子高,号观素,别号紫阳居士,浙江桐乡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
  • 叶荫高是“浙西词派”的开创者之一,与厉鹗并称“厉叶”,有“浙西二绝”之誉。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在清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叶荫高的一生经历了清初的动荡和变革,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元明相拒屡相攻,立马峰头气甚雄。
    一自草庐应币聘,推锋陷阵建奇功。
  • 译文:元朝和明朝相互对抗多次,站在峰顶显得非常威武。自从被朝廷召聘为官后,便勇往直前,建立了许多功绩。
  • 注释:元明指的是元朝和明朝,草庐应币聘指的是被朝廷召聘为官,推锋陷阵建奇功指的是勇往直前,建立许多功绩。
  1. 作品赏析
  • 《舟泊采石矶怀古·其二》通过描绘元朝和明朝之间的战争和和平时期的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英雄业绩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智慧,以及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
  • 叶荫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对于了解清代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写作背景
  • 根据《舟泊采石矶怀古·其二》,叶荫高可能是在一次访问或旅行至采石矶时所作。采石矶位于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 叶荫高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创作了这首表达对过去战争与和平时期历史人物的怀念和敬意的作品。

叶荫高的《舟泊采石矶怀古·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英烈事迹的颂扬,叶荫高的这首诗传递了对过去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