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至奎苏

别酒春愁殢不醒,琵琶犹在梦中听。
双轮百里雷声疾,一点灯明又驿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至奎苏》是清代诗人史善长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史善长,字仲文或诵芬,江苏吴江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七言绝句的创作上。史善长的生平和事迹在历史上并不广为人知,但在文学史上,他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为后世所传颂。
  1. 作品原文
  • “别酒春愁殢不醒,琵琶犹在梦中听。”描绘了一种别离的哀愁,仿佛春天的酒意未消,心情却已如同被束缚,无法醒来。
  • “双轮百里雷声疾,一点灯明又驿亭。”则通过雷声和灯火,勾勒出一幅夜晚行路的场景,使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 意象生动:诗人巧妙地利用“别酒”、“琵琶”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使得诗歌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夜至奎苏》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清代时期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通过对《夜至奎苏》的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