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晓沧上杭兼示族人 其四 (己亥稿下,清光绪二十五年秋、冬)

漠漠江湖梦,秋心落百蛮。
藜床支北海,棋局隐东山。
沧海波无极,浮云影自闲。
汀州有芳草,愁采白蘋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晓沧上杭兼示族人·其四》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创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作者当时因参与戊戌变法,被清廷追捕,流寓广东上杭,并曾到过故乡揭阳,故以“寄怀”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内容如下:

秋风又到岭南来,
一棹扁舟入翠微。
莫问岭南人不识,
吾家子弟尽英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岭南秋日的景色中,乘坐一叶扁舟,来到美丽的青山翠谷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然而,诗人并未忘记对家乡的眷念和对家人的思念,他深知自己的家族子弟们都是英才出众、才华横溢的人。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家人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岭南秋景的描绘和对家族子弟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深情厚意。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