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马总戎四首 其四 (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我亦相时者,结交多伟人。
平生好男子,不帝虎狼秦。
入世心肝古,谈兵天地春。
相逢各珍重,八极正风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马总戎四首 其四》(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是晚清诗人丘逢甲的作品,这首诗通过赞美马总戎的英勇和智慧,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在理解《赠马总戎四首 其四》这首诗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诗的背景。这首诗作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此时正值甲午战争之后,国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丘逢甲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诗中“岭海古雄镇,将军今伏波”这一句描绘了马总戎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军事地位,强调了他在边疆的军事作用,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和危险。这种描述方式既展现了马总戎的威严形象,也突出了战事的重要背景。

“兵法在整暇,治书如治军”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马总戎的智谋与军事才能。通过比喻,丘逢甲赞颂了马总戎不仅精通战术、善于指挥,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像治理一个军队一样有效地管理政务。这种描写体现了诗人对马总戎能力的高度认可。

“相逢各珍重,八极正风尘”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与马总戎相遇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忧虑。这里既有对马总戎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有对整个国家的关切。

《赠马总戎四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深深植根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之中。通过对马总戎的赞美,丘逢甲不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意,更折射出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深切思考。在欣赏这一作品时,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