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张虞山琼州

何处望琼州,中原地尽头。
蛮烟山万点,海雾蜃千楼。
身世乾坤失,生涯日夜浮。
更堪烽火急,消息断高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张虞山琼州》是清代诗人丘象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介绍:丘象随,字季贞,号西轩,是清江苏山阳人,其家族在清代有拔贡生和洗马等官职,显示出其家庭在清朝时期的学术与政治地位。丘象随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曾中康熙十八年的鸿博举,并被授予检讨之职。
  • 作品风格:通过分析他的其他作品,如《西山纪年集》,丘象随的作品通常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和社会观察。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怀张虞山琼州》是丘象随所作,全诗如下:“何处望琼州,中原地尽头。蛮烟山万点,海雾蜃千楼。身世乾坤失,生涯日夜浮。更堪烽火急,消息断高秋。”
  • 诗意解析:首句“何处望琼州”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未知的好奇和向往。第二句“中原地尽头”,则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故土文化的眷恋。第三、四句“蛮烟山万点,海雾蜃千楼”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后四句“身世乾坤失,生涯日夜浮”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一句“更堪烽火急,消息断高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信息隔绝的无奈感。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丘象随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例如“蛮烟山万点”和“海雾蜃千楼”,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形象,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 结构布局:《怀张虞山琼州》的五言律诗形式规整,每句七字,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整体来看,此诗的结构紧密,层次分明,从描写自然景观到抒发感慨,再到反映社会现实,层层推进,情感丰富且深刻。

《怀张虞山琼州》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之作,它更是清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家国情怀以及时代变迁深层次思考的艺术结晶。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