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和卢浦江

春梦无拘管。
人去后,粉墙花影撩乱。
分明月在,阑干倚处,佩香犹暖。
荼蘼似肯相伴。
奈夏雨、池台绿换。
只刺藤、曾罥罗裙,横斜占了西苑。
窗前帕印脂冰,床偎簟汗,娇笑如见。
重帘暂护,芳尘莫扫,一方空院。
良缘若道真断。
怎犹得、欢情在眼。
耐思量、惟有闲愁,依依傍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宴清都·和卢浦江》是清朝王闿运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春梦无拘管、人去后,粉墙花影撩乱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春夜阑珊、月下花香的画面。下面是对《宴清都·和卢浦江》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王闿运(1833年—1916年),字壬秋,湖南湘潭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词人,有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他的词作多表现出深沉的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诗词创作时间:关于《宴清都·和卢浦江》的具体创作时间,目前没有明确记录。但考虑到王闿运晚年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此词很可能是在其晚年所写。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原文:春梦无拘管。人去后,粉墙花影撩乱。分明月在,阑干倚处,佩香犹暖。荼蘼似肯相伴。奈夏雨、池台绿换。只刺藤、曾罥罗裙,横斜占了西苑。窗前帕印脂冰,床偎簟汗,娇笑如见。重帘暂护,芳尘莫扫,一方空院。
  • 译文:春天的梦境中没有束缚。人离去之后,粉墙旁的花影凌乱交错。明亮的月光挂在栏杆边,佩饰的香气依旧温暖。荼蘼花似乎愿意陪伴我。但是夏天的雨水使得池塘边的花草变绿。只有刺藤曾经缠绕住罗裙,横斜地占据了西苑。窗帘前的床单被汗水打湿,床紧挨着竹席,娇笑的声音仿佛就在眼前。暂时用屏风遮挡,不要让灰尘落满庭院。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宴清都·和卢浦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阑珊、月下的花影摇曳的景象。诗中的“窗前帕印脂冰”形象地表现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氛围。
  • 情感表达:王闿运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他的情感。
  • 艺术手法:整首词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如“荼蘼”、“刺藤”,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王闿运是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重要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在晚清时期的文化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词作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 作品影响:王闿运的诗歌、词作以及他的学术成就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通过研究《宴清都·和卢浦江》,可以更好地理解王闿运的生活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对于研究晚清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审美价值: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能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王闿运的《宴清都·和卢浦江》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与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可以深刻体会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