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结同心到白头,岂知故剑更难求!
可怜碧海青天夜,独卧空房对女牛。
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松的《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四》是一首表达对亡妻深切怀念的古诗。王松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亡妻无尽的思念。诗中的“愿结同心到白头,岂知故剑更难求”透露出诗人与妻子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婚后生活的不易。
王松通过“愿结同心到白头,岂知故剑更难求”这两句展现了夫妻二人当初的愿望和现实的对比。他们曾经希望携手共度一生,但现实却让他们感到失望,因为“故剑更难求”,即失去妻子后的悲痛比寻找回那把代表两人共同回忆的宝剑更为困难和痛苦。这种强烈的反差,反映了王松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亡妻的无尽追思。
诗中的“可怜碧海青天夜,独卧空房对女牛”则形象地描绘了王松因思念亡妻而陷入的孤独和无助。夜晚的海洋和天空显得格外宁静,而诗人自己则躺在空荡荡的房间中,面对的是家中的女牛,这样的场景加深了诗人的孤寂和绝望情绪。这不仅是对亡妻的怀念,更是对生活无常和个人遭遇的无奈感慨。
王松的诗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悲伤,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丧偶之人的情感支持和同情。清代诗人在悼亡诗中往往能触动读者的心弦,反映出他们对生死、爱情和家庭价值的深刻思考。
王松的《悼亡室陈孺人五首 其四》不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对死亡、爱恋和家庭生活深刻体现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及其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的卓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