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仗策自关东,江上频行御史骢。
钱谷暂烦萧相国,仪文终藉叔孙通。
百年礼乐方开辟,一代车书欲混同。
天子垂裳问民事,入朝应奏未央宫。
送潘世衡内陟少宗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潘世衡内陟少宗伯》赏析
王紫绶的《送潘世衡内陟少宗伯》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时代感的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将一个时代的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的主题明确,通过对潘世衡内陟少宗伯的送别,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政治氛围。诗人用”从龙仗策自关东”开篇,描绘了潘世衡内陟少宗伯的高贵身份和地位,同时”江上频行御史骢”则暗示了其作为御史的身份,频繁巡视江上的场景。这样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身着官服、肩负重任的人物形象。
诗中对潘世衡内陟少宗伯的描述,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例如,”钱谷暂烦萧相国”一句,运用了汉代名臣萧何的名字,表达了对于潘世衡内陟少宗伯在国家治理中的期待和信任。”仪文终藉叔孙通”则是引用了古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叔孙通的故事,寓意潘世衡内陟少宗伯将在国家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首诗还蕴含着浓厚的时代色彩。诗人在赞美潘世衡内陟少宗伯的同时,也在反思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比如,”百年礼乐方开辟,一代车书欲混同”,这句话不仅赞美了潘世衡内陟少宗伯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社会变革的期待。
《送潘世衡内陟少宗伯》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历史风貌、体现时代精神的杰作。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王紫绶精湛的艺术技巧,也可以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