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转芳塘嫩绿匀。
空明窈窕足清沦。
似染薛家笺子过,带馀芬。
斜石束时生折势,落花点处漾圆纹。
流到红楼应小住,照微颦。
山花子 春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策的《山花子 春水》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古诗,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好与细腻。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以下是对其的介绍:
诗歌原文及翻译:《山花子·春水》的原文为“春转芳塘嫩绿匀。空明窈窕足清沦。似染薛家笺子过,带馀芬。斜石束时生折势,落花点处漾圆纹。流到红楼应小住,照微颦。”。翻译成白话文则是:“春风拂过芳草池塘,嫩绿的颜色均匀地铺满了整个池塘。水面明亮清澈,仿佛是轻纱一般,随风轻轻摇曳。就像薛家制作的精美纸笺,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花香。斜风吹过,石头仿佛被束缚,产生了折曲的形状;落花落在水面,激起了层层圆涟漪。这些美景汇聚在一起,最终流入了红楼,那里或许应该停留片刻,因为那里有女子在微微皱眉”。
诗歌赏析:王策的《山花子·春水》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更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诗中的“斜石束时生折势,落花点处漾圆纹”,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而“流到红楼应小住,照微颦”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作者介绍:王策,清代诗人。关于其生平和创作背景的具体信息较少,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的诗作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值得细细品味。
《山花子·春水》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捕捉了春天的景象,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