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屿潆洄古堞东,溪山胜处着神丛。
春浓游屐迷苍雾,月黑渔舟上晚荭。
千载国殇存社鼓,百年劳吏听晨钟。
于今谁识城乌夜,羌笛横吹击柝中。
太保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保墩》是清代诗人王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不仅是王畿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反映了清代中晚期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王畿(1498—1583),字汝中,号龙溪。王畿的生平与作品在历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他不仅深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还倡导“大彻大悟”和“现成良知”的学术理念。这种哲学背景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诗歌原文:
孤屿潆洄古堞东,
溪山胜处着神丛。
春浓游屐迷苍雾,
月黑渔舟上晚荭。
千载国殇存社鼓,
百年劳吏听晨钟。
于今谁识城乌夜,
羌笛横吹动客情。诗歌赏析:《太保墩》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历史沉浮的深刻感慨。首联“孤屿潆洄古堞东,溪山胜处着神丛”描绘了太保墩周边山水之美和历史遗迹之繁,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几联则转入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千载国殇存社鼓,百年劳吏听晨钟”一句,既表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当下劳苦百姓的同情。
《太保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不仅体现了王畿个人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文化价值。